图为鹏飞集团甲醇联产lng生产基地。 (鹏飞集团供图)
一排排标有“h2”字样的加氢装置有序排列,一辆辆氢能重卡驰骋山间,氢港园区拔地而起……这是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吕梁市绘就的绿色转型新图景。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焦产业分布区和非常规天然气基地。随着降碳、减污、增绿的协同推进以及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布局,“绿色”已成为吕梁这座城市的新底色。
抢占绿色能源市场
昔日老区兴起氢能新产业
吕梁市抢抓氢能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把氢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2022年行动计划》。在吕梁,氢能产业发展已经起势,创新动能正加速集聚。
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活动期间召开的氢能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鹏飞集团在孝义市的一期2万吨焦炉煤气制氢项目已建成投产,美锦在兴县的5.6万吨天然气液化提氦制氢等项目近期可开工,吕梁氢能产业的巨轮已经顺利起航。
位于吕梁市孝义市的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飞集团”)北姚加氢综合能源站不久前投入使用,氢能重卡首次在此完成氢气加注。同一天,鹏飞集团规划建设30万辆/年(一期3万辆/年)氢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年氢燃料电池工程机械,配套电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供氢系统等装备制造项目开工。
“除了氢燃料装备制造,我们还布局了20万吨焦炉煤气等制氢项目,目前一期年产2万吨项目已投产;同时正在布局一批加氢综合站,年内计划完成14个。”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说,通过氢能制、储、运、加、用、研及氢能重卡、电堆等装备制造产业的一体化布局,公司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抢占“绿色能源”新市场。
从“无处可用”到“变废为宝”
独特资源优势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吕梁市拥有1.6亿吨煤炭、3800万吨焦化、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能,优秀的资源禀赋让吕梁市发展氢能产业具备了独特优势。
“电解水制氢,每公斤氢气耗电约56度,加上辅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制氢成本在40元/千克左右。但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焦炭产业集聚、焦炉尾气制氢原料充足、成本低,制氢成本仅有10元/千克左右;山西重卡保有量约45万辆,氢能应用场景庞大,借力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山西氢能产业很快会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鹏飞集团总裁助理马小龙说。
焦炉煤气是焦化产业的主要废料之一,但由于缺乏技术工艺,多年来一些企业不得不将其烧掉。
鹏飞集团秘书中心部长杜卫斌说,氢能项目体系运营后,不但能帮助企业把排放的焦炉煤气“吃”干净,还能消化园区内其他企业的焦炉煤气。
“这既解决了焦化产业的污染问题,又降低了制氢成本。产出的氢既可以在加氢站卖掉,还可返回制合成氨,企业内部就能完成‘自循环’。”鹏飞集团氢能产业办公室成员贺瑞明说,氢能新产业将来会与企业现有的煤、焦、化产业形成互补,甚至能根据市场情况完成反转和替代。
在资源储备方面,吕梁市拥有孝义市千万吨级和交城县、汾阳市两个500万吨级煤焦化工集聚区,工业副产氢气丰富。同时,吕梁市还有大量低谷电等制氢存量资源,能够有力促进氢能低成本切入市场。
除了资源禀赋,吕梁市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1万辆氢能重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140万吨。”鹏飞集团鹏湾氢港项目总指挥索升富说,吕梁市现有物流重卡6万多辆,如替换成氢能重卡,将进一步助力低碳交通。
在经济性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随着氢气价格从25元/千克逐步降低到20元/千克,预计燃料电池重卡将在2025年具有经济性,这个模式很适合山西等氢资源丰富的地区。
打造“校政企”协作机制
着力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格局
制氢、储氢、运氢、加注、燃料电池、氢燃料动力、加氢站、氢燃料电动汽车、碳中和研究院……站在鹏湾氢港项目建设工地,马小龙介绍,仅20万吨工业富氢尾气制氢一期2万吨/年焦炉煤气制氢项目就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均利税总额1.5亿元,这只是吕梁市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缩影。
依托鹏飞集团等氢能产业链主企业,吕梁市正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三港四链”的产业格局和“气-站-运-车”全产业链。
“由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并由政府开放应用场景,做好服务。”吕梁市发改委主任闫斌胜说。
为了给氢能产业保驾护航,吕梁市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等42所知名高等院校合作共建了90多个智库基地,加速推动总投资780亿元的孝义鹏飞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建设。
围绕加快形成氢能“制-储-运-研-应用”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格局,吕梁市联合全国重点院校和研发机构,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建立氢能产业研发平台,同时还设立了氢能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更多地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推动“红色”革命老区变身“绿色氢港”,进一步释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蓝天、碧水、青山等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正成为“红色”吕梁的新常态。(记者 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