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网址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365网址
365网址 要闻 政情 产经 医卫 房产 教育 旅游 体育 融媒体

古城谋振兴 陈酿飘新香-365网址

2022年08月31日 08:02:06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8月31日电(武斌)名关、名将、名城;黄土、黄米、黄酒……坐落于山西省忻州市雁门关脚下的代县,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近日,2022代州黄酒文化节的举办,不仅让这座晋北小城热闹起来,也让代州黄酒再受瞩目。

  作为忻州优质杂粮精加工产业的典型代表,代州黄酒在继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正成为忻州杂粮产业链上的一颗“明珠”,不断焕发新活力,酝酿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8月22日,2022代州黄酒文化节开幕式在雁门关景区举行。新华网 发

  迎客来,雁门关下藏酒香

  “代县是千年古县也是文化大县,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代州黄酒久负盛名。”2022代州黄酒文化节期间,代县县长温安娜以“代言人”身份走进直播间,向数万网友讲述代县故事,推介代州黄酒。

  得益于“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形气候条件,加之滹沱河深层地下水、黄土高原优质黍米(也称黄米)、传承千年的酿造技艺,好水好粮酿造的代州黄酒被赞“味醇而厚、酽而清”,有“南绍北代”之美誉。

  作为黄酒文化节的活动主场地,雁门关景区内人潮涌动,不少黄酒企业“借台献唱”,向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酒企负责人及游客推介黄酒。

  “代州黄酒由纯粮食酿造”“不同于南方的糯米酿制,黍米性温而补”……展台前,85后高国军卖力推介着。作为代县老高家黄酒的第五代传人,高国军认为,北方黄酒市场认可度依旧偏低,他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代县黄酒缺少爆发式宣传,而这次活动正是契机。”

  游客体验代州黄酒。新华网 发

  为让更多游客走进代县、认识黄酒,代县特意推出黄酒嘉年华活动。游客在雁门关、边靖楼、文庙等文物古迹处“打卡”,可兑换一瓶黄酒,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当地酒、文、旅融合发展。

  “代县是黄酒的发源地之一,代州黄酒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化学者张颐武认为,借力历史文化优势,进一步挖掘人文内涵,是代州黄酒“走出去、引进来”的必经之路。

  “万里长城第一楼”边靖楼前,来自河北的吕女士忙着打卡留念,在她看来,代州黄酒味道甘甜、口感醇厚,“我要把这些美味带回家乡,这里深厚的历史和热情的代县人很打动我。”

  “如今,代州黄酒发展站在了新起点,迎来了新机遇。”在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看来,代州黄酒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产业未来可期。

  代县黍米种植面积大、种植范围广。新华网 发

  促振兴,千年黄酒续风华

  行走在代县街头,黄酒的香气氤氲着这座晋北小城。据城里的老人们回忆,每到逢年过节,家里会拿出黍米酿黄酒。

  “小时候我就沿街串巷卖黄酒。”代州黄酒制作技艺山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全锁介绍称,代县因盛产黍米,自古有做黄糕、酿黄酒的习惯。

  据李全锁介绍,由于部分经营者缺少市场观念和品牌保护意识,加之物流、交通等多方因素影响,代州黄酒发展一度受限,“企业小而散,作坊式的发展模式让代州黄酒走不出去。”

  近年来,忻州依托“代州黄酒”千年的地域文化,放眼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把振兴黄酒产业作为发展特优农业的重中之重,在立法保护、资金保障、流通体系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将黄酒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

  代州黄酒发展论坛活动现场。新华网 发(马艳青 摄)

  政策赋能下,代州黄酒正迎来振兴。6月19日,代州黄酒发展论坛在太原召开。论坛上,代县与国兴丝路(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27亿元的代县黄酒酒都建设项目合作协议。

  据国兴丝路董事长助理张宏斌介绍,项目将以雁门关景区为依托,以代县千年黄酒文化为核心,打造集黄酒文化体验、酒文化交流、北方黄酒博物馆以及综合会议服务于一体的“丝路黄酒文化体验区”。

  时隔两个月,项目配套建设的代县雁门关有机黍米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走进基地满眼皆绿,成片的黍米地一眼望不到边。

  “目前,基地黍米种植面积已超4000亩,未来将达到3万亩。”张宏斌透露,基地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达成黍米优育试验合作,引进50余种黍米,开展优质品种栽培技术示范,“今年10月黍米成熟,明年项目一期就可投产,设计总产能10万吨。”

  “我们整合优质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流通体系,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黄酒酒都’,形成了以黄酒为龙头产品的酿品亿元级产业集群。”在黄酒文化节开幕式上,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如是说。

  工作人员制作代州黄酒。新华网 发(资料图)

  谋转型,融合发展谱新章

  2月14日,代州黄酒跟着忻州150余家企业的300余种杂粮走进雄安新区,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展销活动。活动期间,黄酒等杂粮精加工产品受到关注。

  从一粒米到一壶酒,不仅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还连通着田间地头和百姓餐桌,寄托着脱贫群众奔小康的美好愿景。

  57岁的姚筹小是黍米种植基地的养护员,他所在的西段村因土地多旱曾是贫困村。2019年,老姚脱了贫,但脱贫后的日子怎么过,他心里没有底。

  “家里有个大学生,旱地收成又不好,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咱不能光靠政策扶持。”2022年6月,黍米种植基地开始筹建,老姚和周围3个脱贫村的村民一起将土地流转出去,“流转一亩地每年500元,养护一亩地每年也有500元,家里的20亩地一年就能收入2万元。”

  有地种又有钱赚,老姚干起活来也分外有劲。除草、种植、田间管理……他期盼着黍米丰收,更盼望着“酒都”早日落地开张。

  “黄酒文化节不仅对县里的黄酒产业有触动,也让群众对产业认知有了变化。”温安娜介绍称,代县曾是铁矿大县,黄酒文化节的举办正让群众心中“发展离不开铁矿”的思想发生转变。

  黄酒文化节期间举行的高端论坛。新华网 发

  8月21日举行的黄酒文化节高端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黄酒产业发展需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助产、以产惠农的发展思路,完成从酒产业到酒经济的转变。

  酿造一流黄酒产品、建设一流黄酒产区、发展一流黄酒产业……近年来,忻州持续加大对黄酒产业的建设和投入,争创“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打通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昔日在众多文人墨客笔下不吝赞美的代州黄酒,正跨越历史的年轮,浸润着千年时光,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 吴银冰]
<
>
x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6198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