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治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老树新枝更著花
规划路径、匀速前进、自动避障、消毒杀菌、实时测温……6月16日,在长治的方舱医院里,一台智能消毒机器人正熟练自主地进行着环境消杀。不仅在家乡大显身手,这台名叫“晋芯守护”的消毒机器人,和它同胞兄弟行李包裹消毒机,几个月前刚从冬奥会的场馆“功成身退”。
区别于传统,它们的消杀功能来自内置的深紫外芯片。这是长治led企业中科潞安在深紫外领域的科技创新,也是长治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瞄准产业高端,一手抓优势产业率先转型,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加快培育形成了以半导体光电、光伏、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信创等新兴产业为主的一批先进产业集群。
“长治市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先后突破了大功率量产化深紫外led芯片、煤化工煤基合成领域等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led产业已形成‘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全产业链,光伏产业已形成‘多晶硅—切片—封装—应用’全产业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长治市工信局局长方晋斌介绍。
以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目标,长治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培育龙头骨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链核”企业,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新兴产业上规模、延链条、成集群。新兴产业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光伏产业打造出上游原材料制造、中游光伏产品生产、下游光伏发电应用的全产业链,产业产值突破70亿元,占到全省一半以上。半导体光电产业建成全球首条3000万颗紫外led芯片生产线,同步引入华微半导体等配套企业,形成集衬底、外延、芯片、封装、照明、显示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产值突破50亿元,led封装及显示屏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三。
在潞宝兴海新材料的拉丝车间,园区负责人王敏用手电筒照向喷丝板,快速运行的丝线跃然眼前,经过挤压螺杆280℃的磨砺后,一种以煤为原材料的白色物质,再经过喷丝、缠绕、拉伸、定型、弯曲,最终形成长约3.8厘米的絮状物,即使拉出10公里长,重量也不过1.5克。王敏告诉记者,这里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生产尼龙6短纤维,开创了以煤基化工原料生产高品质合成纤维的先河,实现了“炭中抽丝”。
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突破,加快了长治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形成煤焦化、煤气化、煤油化等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循环产业链。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通过集聚新兴产业链式发展优势,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对标传统产业“生存线”“发展线”,长治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2021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完成3.9%的目标任务,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3.9%,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8%,全年废钢加工产量达到645万吨,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6月9日,长治市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自2017年获批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长治这个老工业基地已连续5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今年第一季度,长治市gdp增长8.3%,全省排名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年平均增长97%,工业经济总量全省排名第一。长治市发改委主任王灵恩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围绕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大力气狠抓产业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加快形成更多实物量,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记者 杨天闻 李家鸣)